
別名 | 荷蘭井、臺灣城井 |
---|---|
現址 | 王城西社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|
經緯度 | 23.001256, 120.160287 |
是否開放 | 是 |
免費進場 | 否 |
開放時間 | 每天8:30~17:30 |
安平之所以成為臺灣本島最早發展的城鎮,除了具備優勢的地理位置,足以提供充沛的淡水資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。有人住的地方,就需要飲用的淡水,文明依水而生、人類傍水而居,因此曾經人口稠密、國際貿易盛行的安平,處處有井。當地耆老回想兒時在巷弄間跑進跑出,記憶中曾看過的古井多達上百口,也有人說安平兩戶就有一口井。
荷蘭時期以熱蘭遮城( Zeelandia ) 為行政、軍事及商業中心,荷蘭人在古城內曾開挖數口水井,臺灣城井係荷蘭人所開鑿的古井,主要作為城堡內人員及軍需的水源。據王必昌《重修臺灣縣志》所記載:「臺灣城,在安平鎮一鯤身。……西城基內一井,半露半隱,水極清冽,可於城上引汲。西北隅繚築為外城,抵於海。」目前安平古堡內就有5口古井,除文獻曾記載的臺灣城井之北井、南井與西井之外,在臺灣城北側也有2口已填平或加鐵片覆蓋的水井。
從安平古堡南側入口進去,左手邊即可見白色建築的熱蘭遮城博物館,在建築物東側角落有一口紅磚井,即是臺灣城井的西井,該井目前已被泥土填塞而乾涸,井口也以圓形鐵柵覆蓋,透過孔隙可看見井底有各式銅板。探究其原由,在井口尚未封蓋之前,這口經一度曾為許願井,遊覽古堡的旅人對著古井一一拋下銅幣,許下心中的「願景」。
相關人物 | 揆一、鄭成功、濱田彌兵衛 |
---|---|
分類 |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-空間、地域與遷徙 |
事件 | 1.荷蘭與鄭成功的戰役。 2.濱田彌兵衛事件。 |
交通方式 | 機車、汽車、公車 |
時間分期 | 荷蘭時期(1624~1661) |
資料來源 | 曾國棟,《臺南府城古井誌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。 |
參考資料 | 何培夫,《臺南市古蹟導覽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0。 |
關鍵字 |